暖和的四月艳阳天, 天空蓝莹莹的, 深蓝色的森林连绵延伸, 山巅像大理石一般白净, 冰川闪烁着绿宝石的光, 整个天空则微带绿色, 大自然纯净、永恒的美, 使得抒情主人公陶醉不已, 整天游荡在森林中、天空下, 渴望像它一样美而永恒。
值得一提的是, 蒲宁早期诗歌创作的突出特点是对美的形象的探索和描绘, 在自然中看到美的形象的具体体现。自然在蒲宁的意识里成为一种感动心灵的有益的力量, 它可以带给人一切:欢乐, 智慧, 美, 对世界无限性、多样性和完整性的感受, “天人合一”的感觉。因此, 蒲宁视自然为生活永恒的基础, 往往通过对自然的深刻认识来获取对世界美的甚至哲理的看法。他清晰地看到, 转瞬即逝的个别瞬间的美虽然一去难以复返, 但它却会在人的心灵以及自然之中留下一定的痕迹。自然世界的色彩变化, 音调高低, 生生不息的运动和更新更是吸引着蒲宁。蒲宁的世界并非封闭的、一成不变的, 它几乎总是充满了深邃的时空感和强烈的运动感, 在他的自然图景中延伸到远方的大地(路、草原、森林、平原、山脉、海洋等), 挂着太阳或月亮、布满星辰或云朵的天空随处可见, 时间的律动和飞驰随处可感。所有这一切构成了生活的永恒和完整, 一如蒲宁所说:“什么都没有死亡——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甚至在描写转瞬即逝的事物时蒲宁也能够捕捉并转达生活的完整统一。特瓦尔多夫斯基指出, 从逝去的那个世界的一切珍品中留存下来的只有大自然的美, 大自然随时代发生的变化比起社会生活来较为不明显, 各种自然现象周而复始的循环至少造成这种生活情趣“永恒”不变的幻觉, 因此蒲宁在他的诗歌里特别热衷于描绘大自然, 而且写得极具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