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还有戏曲史学家赵景深的一段逸事:他年轻时曾有过婚外恋,结果被妻子关在家里不准出门,甚至连课也不许去上,后来由叶圣陶、郑振铎出面担保,让赵先生与那位姑娘断绝关系。于是,叶圣陶装作赵先生的父亲,郑振铎装作他的哥哥,当着那位姑娘的面把赵先生教训了一番,并劝那姑娘不要耽误了人家的前程。不料那姑娘痛哭流涕地说自己爱慕的是赵先生的文才,而不是他的金钱。这一下赵景深又被感动,一把推开叶、郑二人说:“你不是我的爸爸,你也不是我的哥哥,我要与她相好。”弄得那两位十分尴尬。此外,还有不肯跟风的蒋天枢先生、“月亮上的顽石”孙大雨先生、把“人”写得端正的贾植芳先生等等,他们那些“气自华”的故事,都是同样的精彩纷呈,令人神往。
102胡适删去的一桩公案章太炎(1869—1936)与胡适(1891—1962),前者是汲汲于古文字的国学大师;后者是提倡白话文的新文化旗手。当年这样的角色定位,就决定了他们之间是不可能相容的,势必会产生学术上的龃龉和冲突。
1917年6月,二十六岁的胡适以一个留美归来的洋博士的身份,来到北京大学任教。当时的北大,可以说是老的居多,而且都是太炎弟子的天下,因为有名的主力教授,大多出自于章太炎的门下,如黄侃、朱希祖、钱玄同、周树人(鲁迅)、沈兼士等,不仅都是太炎的嫡系,国学底子深厚,而且又都是留过日的东洋派,可以说在某些专长上是要胜过胡适的。胡适与这些人的关系,也有着远近亲疏各不同,如他跟黄侃,就疏离得很远;跟钱玄同合得很近,关系很好;对鲁迅则是分分合合,敬而远之,保持着“泛泛之交,寻常朋友”的一般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