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场》还十分注重对东北农民的性格描写,特别是在刻画农民的内心精神方面。萧红特别留意东北农民对自己的土地、牲畜的依恋之情。她写了王婆为还债务而被迫卖马、赵三被迫卖牛、二里半参加抗日队伍而难以舍弃心爱的老山羊等细节,是东北封建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正常的心态反映,是经济地位和依附式小农经济决定的。萧红艺术的敏感和观察的细腻,是十分出色的。
《生死场》的不足之处是结构比较散乱,语言也稍生涩。但它们被作品炫目的思想和艺术魅力掩盖了,瑕不掩瑜。甚至一些明显的由于作家自己文学基础不足而暴露的语句的病态,反被当作作家的个性色彩而认可。虽稚嫩却真挚,因而动人。这也是东北作家共有的特色。
《呼兰河传》是萧红另一部传世杰作。透过这部小说,人们才完全认识了萧红,认识了萧红的独特风格。《呼兰河传》充分显示了萧红的艺术才华和她对小说创作的独到理解。
《呼兰河传》既是别具风格的小说,也是优美的散文。小说开篇即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勾勒了北国小镇呼兰充满异调色彩的自然民俗图。那奇寒的严冬,那跳大神、扭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娘娘庙大会的场面,活灵活现,展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国小镇独特的声响动静。作品进一步描绘了这里人们刻板的生活态度,春寒秋露,年复一年,过着卑琐平凡的生活,“人死了就完了”。他们浑浑噩噩地活着,麻木地受着本能驱使机械地劳作着,固然有北方人民善良、勤劳、坚忍的“韧性”的美,更有愚昧、保守、卑琐的性格。这是一种病态的国民灵魂,是农民在落后生产力条件下被动的麻木适应。作家的笔显得平静,似乎轻松地娓娓道来一件件遥远北方的往事记忆,却使读者的心渐渐沉重起来,在压抑的感情中追随叙述,思辨理性的启示。在对国民愚昧、落后的精神状态的提示上,在封建势力对农民灵魂沉沦的毒害控诉上,《呼兰河传》是振聋发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