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后,徐小平逐渐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北大的工作。用他自己的话说:“搞学术我不喜欢,从政又不成功,我看不到再往前走的路,所以不要说中国梦,连中国路都没有。”
1987年,32岁的徐小平决定放弃工作出国留学。拎着两只皮箱,他奔赴美国。当时,他还写了首歌——《两只皮箱一个梦》来描述自己的心情。多年之后,在《老友记》的录制现场,他唱起这首歌仍然动情:岁月来去匆匆忙乱,青春已无再无短暂。山穷水尽疑无路,出国好像是阳关,两只皮箱一个梦,雄心壮志离家园,谁知留学的辛酸……那时,徐小平的美国梦是先挣点小钱,过好日子,再拿到绿卡,在美国定居。
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总是很远,徐小平出国后举步维艰。辗转到了加拿大留学、定居,并获加拿大萨斯卡彻温大学音乐学硕士学位。但徐小平仍然寻不到梦,甚至根本找不到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前途渺茫后路已断”,为了生活,徐小平在餐厅刷过盘子,在必胜客送过比萨,每天还为能拿到几块钱的小费而费心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