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恰当的实验活动,通过探究学习,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意目标的整合
科学探究是通过“做”来学习的,某教师在“氧气”一节的教学中,通过整合教材,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探究,并利用表格辅助教学。见表2.8.14:
表2.8.14 氧气的化学性质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可以学习实验的有序观察,体会“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的观念,逐步丰富物质的变化观;还可以通过实验现象的对比,体会实验条件控制的思想和方法。通过该教学设计的实施实现了以下教学目标的整合:
表2.8.15
续表
2.利用丰富的素材,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意目标的整合
对于学生来说,化学概念和原理的学习,是枯燥乏味的,尤其是初中学生。抽象的内容、生活经验的不足,加上感性知识不充分等,迫使教师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影视录像等,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更形象,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原理、发展抽象思维。例如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原子的结构”的教学,某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环节1 利用多媒体和视频资料,展示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第一阶段:1803年10月18日,道尔顿在曼彻斯特的学会上第一次宣读了他的有关原子论的论文,提出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实心球模型(幻灯片展示该论文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