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之子》的精装本与平装本还同时进入了《纽约时报》的畅销榜,对科幻小说来说这实属首次,并且销量达到了数百万。在那之后,其他科幻小说家的作品也开始进入畅销榜行列,但弗兰克·赫伯特是首个荣膺殊荣的,他让科幻小说走出了文学作品中的贫民窟。到1979年,《沙丘》的销量已经超过一千万本,而且还在持续热卖。在1985年初,大卫·林奇的电影《沙丘》刚上映不久,其平装本小说便蹿升到了《纽约时报》畅销榜的首位。这是一个非凡的成就,发生在它出版后的第二十年。时至今日,小说依然畅销。
* * *
1957年,父亲远赴俄勒冈滨海地区,打算写一篇杂志文章,内容是关于美国农业部在那里进行的一项计划,在这项计划中,政府成功在沙丘上栽种出了瘠草,以阻止流沙淹没高速公路。他打算把文章命名为《流沙却步》,但是很快,他就意识到手边有了一个更庞大的故事框架。
在《沙丘》系列中,弗兰克·赫伯特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层层深入地植入,同时穿插了他的研究生涯中冒出来的五花八门的迷人点子。此外,沙丘宇宙是一口精神的大熔炉,在那个遥远的未来,宗教信仰兼收并蓄,结合成了各种有趣的形式,见识出众的读者会从中认出佛教、苏非神秘主义和其他伊斯兰教派、天主教、新教、犹太教、印度教。在旧金山湾区,我父亲甚至认识禅宗大师艾伦·瓦兹,他住在一个破旧的船屋中。父亲被各种宗教所吸引,却并不追随任何一种。与之契合的正是宗教大同译者委员会的坚定目标,就如《沙丘》附录中描写的那样,这个目标是消弭各个宗教之间的争端——每种宗教都宣称自己才是“唯一的且仅有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