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胡治兵语录》各章都附有蔡锷的按语。这些按语或者是对本章内容的概括归纳,或者是对曾胡言论的评述,或者是借题发挥,阐明蔡锷自己的思想。蔡锷对于曾胡“带兵如父兄之带子弟”的思想十分欣赏,认为带兵者“若能以此存心,则古今带兵格言,千言万语,皆可付之一炬”;对于曾胡“为将之道,以良心血性为前提”的思想,蔡锷也十分崇尚,认为这是“扼要探本之论”,并将其忠君卫道的内容转换为救国救民的大义,从而为这个命题赋予了新的内涵。蔡锷还从曾胡“以主待客”的作战指导思想受到启发,对西方军事思想中的“极端进攻”作了批判分析,提出中国在反侵略战争中应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反映了蔡锷军事思想的过人之处。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字伯涵,号涤生。 湖南湘乡人。 是“晚清第一名臣”、 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 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1838年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检讨,曾任四川乡试正考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擢礼部右侍郎,历署兵、工、刑、吏等部侍郎。1852年,曾国藩丁母忧回籍,次年初奉命帮办团练,乘机组建了一支新型的地主武装——湘军。 1854年湘军练成,自衡州出师东下进攻太平军,获胜于湘潭、岳州。1854年10月湘军攻陷武汉,1858年攻陷九江。1860年8月授两江总督,督办江南军务。次年9月湘军攻陷安庆,11月曾国藩奉命节制苏、皖、赣、浙四省军务。1864年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起义被镇压。1865年曾国藩奉命督办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军务,镇压捻军起义。1866年12月因师出无功回两江总督原任。1867年授大学士。1868年调任直隶总督。1870年7月在查办“天津教案”时屈辱妥协,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9月复调回两江。1872年3月,病死于两江督署,谥文正,终年6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