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有《金色诗篇》的法国知名文学评论家阿纳托尔·法朗士曾说过:“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先生也说过:“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
《苏菲的世界》里有一个兔子的比喻十分精妙。
世界是魔术师变出的一只白兔,我们每个人都仿佛是兔毛尖儿上出生的小“跳蚤”,它们好奇地打量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跳蚤”贪恋兔子毛皮深处的温暖舒适,逐渐从兔毛尖上掉了下去,待在自己的窝里。但依旧有为数不多的在吃力抓住兔毛尖,想窥见白兔的全貌,甚至想发现魔术师的踪影。
作者说这些不肯坠落的“跳蚤”,通常被称作“哲学家”。这里说的“哲学家”是个宽泛的概念,包括各种探求真相的人。这些“哲学家”在短暂而又漫长的一生中,永远保持着好奇心,永远都在对我们的生活环境提出质疑。而那些在毛皮深处舒服地生活的人们,则早已对周围的事物司空见惯,不再好奇,也不继续探索未知。
在孩子心中,大人总是懂得很多,是知识权威,是不容置疑的。当孩子渐渐长大,才发现原来大人们是在引导自己的好奇心,激发出对事物的兴趣!可是随着年龄渐长,多数大人们的好奇心却在消亡,他们越来越容易接受身边的事物,并自以为自己很了解它,不会再去质疑、挖掘它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