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任侠
近年来,随着历史研究的逐渐深入,侠客文化作为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对于“侠”的含义、特点及其产生年代等问题,尚缺乏统一的认识。在我国古籍中,对“侠客”有多种称谓,如“侠”“游侠”“任侠”“剑士”“剑客”“刺客”等。最早提出“侠”这个概念的是战国时的韩非子。他在《五蠹》篇中将“侠”列为“五蠹”之一,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明确指出“侠”的特征是以其武力触犯法律。西汉时,司马迁作《史记》,专为“侠”立传,称之为《游侠列传》。他说:“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轭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司马迁这里所说的游侠,就其“不轨于正义”这一点而言,正与韩非子所谓的“以武犯禁”相同。同时,他还指出了“游侠”的三大特征,即讲信用、愿舍己而救人、施恩义于人而不自矜不图报。另外,《史记·季布传》中说:“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对于“任侠”,《辞源》解释为:“抱不平,负气仗义。”这里也基本点明了“侠”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