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家老子向往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太上不知有之”的社会,面对剥削阶级“服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而广大劳动者却处于“田甚芜,仓甚虚”的悲惨境地,他设想了一个“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在这里,“虽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社会啊,没有战争,大家平等地劳动,对财富也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7]人人安居乐业,生活无忧。很显然,在当时广大劳动人民连温饱都不能保障的时代,老子向往的这个社会,只是一个乌托邦。
到了中世纪,一些知识分子为民代言,为民生鼓呼。魏晋之际的鲍敬言设计了一个“无君无臣”的乌托邦。他把统治阶级和劳动人民比作獭食鱼、鹰吃鸟的关系,“夫獭多则鱼扰,鹰众则鸟乱,有司设则百姓困,奉上厚则下民贫”。而当时的统治者大肆聚敛,造成老百姓贫困,“夫谷帛积则民有饥寒之险,百官备则坐靡供奉之费,宿卫有徒食之众,百姓养游手之人。民乏衣食,自给已剧,况加赋敛。重以苦役,下不堪命,且冻且饥。”老百姓忍饥挨寒,连基本的民生都难以保证,鲍敬言故提出要消除徭役、赋税和掠夺,“身无在公之役,家无输调之费”,人人过着劳动、幸福的生活,“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汎然不系,恢尔自得,不竞不营,无荣无辱”,“安土乐业,顺天分地,内足衣食之用,外无势利之争”,[8]民生无忧,岂不乐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