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54年,宇文泰废掉文帝,拥立齐王廓为帝,号为恭帝。次年,魏恭帝二年(555年),也就是《志文》碑上记载的元魏二年,便有了岐州牧拓跋育打开法门寺地宫,供养佛骨或瞻仰佛骨的事件。这是法门寺历史上第一次启奉佛骨的文字记载。
拓跋育是随魏孝武帝元修入关的元氏[本姓拓跋,太和二十年(496年)改姓元]宗室之一,大统年间,曾为魏十二大将军之一,魏恭帝二年降爵为公,出任岐州牧一职。此人为何要在他由王爵降为公爵的这一年到法门寺瞻迎佛骨,历史上没有留下更多的记载。不难猜到的是,这与他当时的心情和处境是有极大关系的,眼看整个拓跋家族政权要落入他人之手,自己无力回天,只落个削官降级、苟延残喘的结局,而更大的险恶可能还在后头,命运给予他的可能还会有性命之忧,为了寻找一点感情的寄托,便来到法门寺启奉佛骨,请这位慈悲的圣者保佑。这显然是一种失意者的无奈选择。至于他是如何打开地宫,又是如何封闭宫门,做了一些怎样的祈祷,这些具体细节因无只言片语留于后人,我们也就无从知晓了。我们知晓的,是他的这种做法并非出于偶然,因为自佛教传入东土后,人们崇佛礼佛的热潮就在这块黄土凝成的土地上,一浪高过一浪地升腾着。到了北魏时期,崇佛的热情更是高涨。西魏时的傀儡皇帝魏文帝和奸臣宇文泰,都对佛门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和狂热。文帝的皇后文皇后,对佛的虔诚和狂热更是令人感到惊异。当她失去魏文帝的宠爱后,干脆出走麦积山,削发为尼。麦积山位于今甘肃天水市东南,在重重叠叠十余层的栈道通向距地面六七十米高的地方,现存洞窟一百九十四座,泥塑造像七千多个,堪称中国泥塑造像最多的石窟。而这些石窟的开凿年代就是在北魏和西魏时期,其佛像特点是,面相雄健,直鼻大眼,嘴小唇薄,躯体粗壮坚实。菩萨们则是高冠披发,袒裸上身,下着长裙,体态丰腴,颇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文皇后到这里出家为尼后,终日修行,不问世事,最后老死于山中。这位皇后死后,这里的僧尼们又凿崖为窟,将她安葬于此。古老的麦积山因此又有了西魏文皇后一窟和关于她不少凄哀婉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