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与(欤)
共57例。出现于是非问句、感叹句、反诘句。
1.是非问句(11例)
(35)或曰:“三子者,各有所与?”(《唐摭言》卷七)
(36)诸人皆疑:“若是朝贡使从庐山来欤?”(《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二)
2.感叹、反诘句(46例)
(37)小儿答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人之有母,如树有根;人之有妇,如车有轮……”(《敦煌变文·孔子项讬相问书》)
(38)皇穹以朕为子,苍生以朕为父,至德不能被物,精诚不能动天。俾我生灵,沦于沟壑,非朕之咎,孰之过欤?(《旧唐书·代宗本纪》)
(39)自此朝廷相谓曰:“仁者必有勇,其崔公之谓欤!”(《大唐新语》卷二)
(六)不
共217例[2]。主要出现于《敦煌变文集》和《祖堂集》中,其他较少。
(40)子胥启吴王曰:“且须万兵。”吴王曰:“万兵不少以不?”(《敦煌变文·伍子胥变文》)
(41)杜曰:“公知其一,不知其二。”吾诗曰:“‘汝阳让帝子,眉宇真天人。虬髯似太宗,色映塞外春。’八篇中有此句不?”(《刘宾客嘉话录》正编)
(42)为师得如此,得为贤者不?(元稹《阳城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