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产生狂欢效应的文化
依据俄罗斯著名艺术理论家巴赫金(M.M.Bakhtin,1895—1975)的狂欢化诗学理论,民间文化集中展演的时节、场合,就是民间的狂欢节。“狂欢”是指一种与民间庆典活动结合在一起的人类文化仪式。狂欢节的主要特点表现为:①无等级性。每个人不论其地位如何,都可以以平等身份参加。②宣泄性。狂欢节期间,人们可以纵情欢愉,摆脱种种现实心理重负。③颠覆性。狂欢节中,没有权威,没有管束,甚至没有政府,人们可以无拘无束地颠覆现存的一切,重新构造和设计自己的理想。④大众性。狂欢节是所有人都可参与的一种活动,是适合民众口味并与上层文化相对的一种文化活动。“狂欢节类型的广场节庆活动、某些诙谐仪式和祭祀活动、小丑和傻瓜、巨人、侏儒和残疾人、各种各样的江湖艺人、种类和数量繁多的戏仿体文学等,都具有一种共同的风格,都是统一而完整的民间诙谐文化、狂欢节文化的一部分和一分子。”[24]人们暂时取消了一切等级关系、特权、规范和禁令,完全沉浸在自由的欢乐之中。民众需要这种狂欢和诙谐,在狂欢中获得各种满足和精神的愉悦。
当反映主旋律的上层艺术在官方的上层社会和思想界里,正实现语言和思想世界在文化、民族、政治上的集中化任务时,在民间,在乡村的公共空间,在游艺场和集市的戏台上,狂欢着的人们却用杂语说着笑话,用地方传统的方式和语言演述着故事、笑话、街头歌谣、民间小戏、谚语、趣闻等。1925年,周作人就曾登文征集猥亵歌谣,这些歌谣中包含大量的诙谐成分。“民谣的颠覆性、不妥协性、讽刺性决定了它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永远保持着相当的距离,发挥其独特的舆论功能。”[25]民谣是对话化了的杂语。而“沿着语言生活里集中倾向的轨迹发展而诞生与形成的语言哲学、语言学和修辞学,忽视体现着语言生活离心力的这一对话化了的杂语。因此他们也就不可能理解语言的这样一种对话性……不妨直接地说,语言的对话因素及与之相关的一切现象,直到现在仍然处于语言学的视野之外”[26]。